关于共情,你有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吗?
顾莉萍
怡禾医疗儿童心理科,从业13年
乐乐生气地说:“波波以后都不能来我们家!我再也不和波波玩了!”
妈妈赶紧过来苦口婆心地劝:“真没礼貌,这样不对,你和波波都是好朋友,波波妈妈也是你很喜欢的, balabalala…”
“哼!你不要再说话了!”…
这样的情景是不是很熟悉?妈妈在教导孩子礼貌和规则,好像都是在教正确的事情,但是娃却不给力?甚至更生气?
如果我们放大看这个场景:
波波和乐乐在玩,两个妈妈在聊天,波波想玩乐乐的娃娃,乐乐不同意,波波抢的时候扯坏了一只腿,乐乐生气地说…
知道发生了什么,不一样的解读可能会有不一样的处理。怎样才能让孩子感觉我们和他在一起,让他相信父母可以信任、有事情都可以找?我们需要学习和孩子共情。
共情是指通过设身处地体验孩子的处境,从而感受和理解他的情感能力。和孩子一起,我们常常是透过他们的表情、语气、说话的语速、动作、做的事情来去感受或者理解他们的情绪,我们会表达理解孩子的情绪感受。最后再进入解决问题里面。我们可以透过下面几步来学习和孩子共情式沟通的方法。
图源 | pixabay
1. 积极的聆听
积极的倾听是指我们全心全意地和孩子在一起,听他们说话,并且尝试透过他们说的内容、语气、语速、表情变化、动作幅度等来理解孩子可能发生的事情或者经历的情绪感受的状态。乐乐一直在说话,妈妈尝试停下手上的事情,蹲下来看着她,安静地、投入地听她说话。
图源 | pixabay
2. 认可感受
有的时候,孩子虽然说了很多的话、但是我们仍然可能弄不清楚具体的状况;有的时候,孩子在情绪上头会说一些不合常理的话,但是他们在这个过程做的只是在传递一个信息:我很生气/懊恼...在诉说经历的情绪风暴或者感受。这个时候尝试肯定滴说出孩子的感受,透过认可感受传递理解和信任。例如开头的情景里,我们会说“乐乐很生气”;有些时候我们是了解事件的同时看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的变化的,如果在放大的场景后,这样说:“波波扯坏了娃娃,你一定很伤心很生气,如果妈妈喜欢的东西被扯坏了,我也会这样难受的”。
在文章开始的情景里面,乐乐很生气,妈妈在讲道理,虽然妈妈说的都是理,但是两个人却是在一个事情的两个频道上——乐乐处在和玩伴的不愉快事件的情绪里(洞底),妈妈在说解决问题的建议和要求(洞口),在同一个事件的不同层面上,所以很难继续聊下来。通过共情式的沟通方式“爬到”洞底,和孩子一起体验他的经历和感受。
图源 | pixabay
3. 尝试站在对方的立场上理解事件的影响
有些父母在咨询中和我说:我尝试了一下,可是我不会像他那样有情绪啊!我们确实和孩子不一样,例如,同样抄写生字半小时,有些孩子能写得又快又好,有一些孩子会觉得很困难而写得很慢,还有一些孩子对着字就开始生气或者哭。
共情,是尝试把我们自己放在孩子所处的位置上,理解他此时此刻在这个事情上的感受,而不是此时此刻的我们在这件事情上的经历或者感受。学习困难的孩子写字的懊恼和沮丧,就像五音不全的人被要求要在众人面前练习唱歌,或者运动不协调的人学跳舞,都是非常困难和受挫的经历。但是学习困难的孩子和正常发育的孩子比写字,就像拿年轻的时候自己和当下的孩子比较,能力、任务要求都不一样,这样的比较很难让自己了解对方,可能会令到自己更焦虑和有更多不合适的期待。
图源 | pixabay
4. 和孩子一起解决问题
共情并不意味着我们不管孩子。而是通过共情和孩子建立聊天,到洞底接地气再到讨论孩子遇到的问题解决的过程。跟随孩子的关注与需要,和他们一起来寻求他们想解决的问题。一般分为几种情况:
孩子自己解决问题
我们在表达了尝试理解的孩子的情绪后,孩子的情绪就能快速平静下来,自己找到答案,或者没有表示进一步的需要,自己主动去做其它事情了。例如,妈妈表达出理解和认同后,乐乐擦擦眼睛就说“妈妈我也来帮忙”,或者“我去照顾一下我的娃娃”等。这种时候,往往我们的聆听和认同理解感受就已经给予孩子足够的支持和安慰。
表示需要进一步求助的可能
一是孩子的情绪来自多方面的因素,除了我们理解的事件外,情绪来源还有很多“激发源”的时候。例如妈妈对乐乐的事情表示共情,乐乐从对同伴的生气恼怒这里平静下来一些,很快又陷入另一个情绪风暴里—因为“娃娃腿坏了”而伤心郁闷,我们在共情、孩子的情绪风暴平静下来后,可以和孩子先讨论一下护理娃娃的办法,后面探讨关于保护物件的办法。
二是孩子会主动说出经历的事情或者主动求助,说明自己的问题或者困境(例如学龄期的孩子不会写作文)。和孩子尝试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探讨他们需要解决的问题。例如:下次遇到这个事情怎么办呢?有什么需要妈妈帮忙的吗?
图源 | pixabay
共情是一种亲子沟通的方法,需要我们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不断学习。坚持实践,能帮助我们在孩子的问题中理清孩子的想法和需要,从而有更亲密信任的沟通方式。努力尝试和实践,时间和经历会给予我们不一样的收获。
相关阅读